对工业领域来说,未来智能制造企业将会成为发展的趋势
中国东方集团(中国东方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于2019年9月3日,该公司间接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津西钢铁与防城港市政府就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订立投资协议。董事局认为,项目如得以落实,将为本集团提供理想的地点,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扩展业务及进军新市场,以及长远的分散业务风险。
倘成功收购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则该集团将使用土地建立H型钢及钢板桩的生产基地,其可延伸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的发展(项目)。目前,该集团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唐山,该区近年实施更为严苛的环境保护措施,令该集团的营运受到限制并增加生产成本。防城港市政府负责安排土地的招标过程,最低投标价为每亩11.2万元(人民币。此外,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港口,有助该集团节省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并以低成本将业务扩展至邻近的钢铁市场。根据投资协议,将就项目授予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幅总面积约为7,500亩的土地,惟须待进行招标过程方可作实。
自签署投资协议起计五日内,津西钢铁应开始将其位于唐山的现有产能迁至防城港市或以其他方式从其他途径将产能转移至防城港市,以实现项目各阶段分别约为500万吨的钢铁年产能。总投资成本(包括土地收购成本)估计约为300亿元(约328亿港元),而项目的钢铁年产能估计约为1,000万吨尤建兴认为,香港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深圳科技创新上的新定位,将为深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香港X科创平台、数码港、香港青年专业联盟众创空间、香港科大蓝海湾、澳门绿展等一批港澳国际创业孵化机构落地于此,集聚了一批优秀港澳创业团队。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再次有了新的定位。而今,年过花甲的尤建兴常年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两个办公室。
他说:深圳成为示范区后,更多的合作伙伴会注意到这里的企业,包括我们。九十年代,深港口岸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增多。
香港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8月20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记者。我本来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等于是给了我一个电扶梯,公司发展的速度会加快。深圳科技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的科技项目等可能会放到深圳或深圳周边城市来做。
对于中央支持深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联系最紧密的,深港高层也有较好的合作机制。真正要留住这些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套。如今,深圳迎来了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巨大机遇。打造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形成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7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2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企业集团。
中伦文德胡百全(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林威认为,在此次政策的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来深圳工作。现在我再过去,对方反应肯定会不一样。
其中,香港的办公室专攻研发,而深圳的办公室侧重市场开拓。资源畅行:就业机会增加未来,香港青年来深圳就业的机会也有望增加。
外界将此次政策解读为对深圳全方位的定位,深圳的综合能力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的一些企业主也认为,公司业务上的机会有望增加。《意见》出台后,更多的细节有待落实。该律所成立于2016年1月,是由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与香港胡百全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办的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方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公司,推动85%以上的国有资本聚集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对香港来说,也意味着机会。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深港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科技领域,上述《意见》提到,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大湾区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必定会推动大湾区的整体发展。
合作增强:企业发展坐上电扶梯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18年,深圳市GDP总值已跃居大湾区第一。当然,这需要双方的努力。
目前深港的部分高校设置了海洋专业,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后,海洋资源的整合有望加速,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会形成阵地,这对深港的这些高校吸引人才是个利好。8月1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研究市政府系统贯彻落实举措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工程部总经理郭正彪一整套数据应用体系能够为公司近3万名员工以及数十万的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提供数据服务。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帆软与华为云将继续强强联合,共同建设数字信息新时代。
湖南梦洁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CIO 杨昊经过一系列运营方面的管理升级,一个监控中心的报表使运输的订单上交付延迟率降低了53%,一个财务人员的管理报表使我们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比原来提高21%。七位嘉宾用一句话总结数据应用的成果和经验,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本次数据生产力大赛,帆软希望能够汇集前沿的信息化实践经验,为行业带来更多启发,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数据建设,将数据转化为效率与财富,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力。另外现场也颁布了数据生产力大赛的获奖结果,集结了七位行业重磅嘉宾的DEMO SHOW环节也压轴出场,引起台下一阵好评。
帆软+华为云联合解决方案发布仪式第二届数据生产力大赛颁奖典礼今年七月,帆软举办了第二届数据化管理案例评选--数据生产力大赛,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长江证券、青岛黄海制药、步步高商业连锁等45家信息化优秀企业最终评选获奖,其中长江证券凭借优质案例获得唯一全场大奖。通过设备采集实现业务数据化,利用技术把控实现数据资产化,最终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实现资产价值化。
一组有价值的数据,在数据质量合格、数据口径统一的前提下,还要与具体的业务场景做深度贴合,最终还要相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在大数据的浪潮之上,越来越多企业的IT部门通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等应用实现了价值,帆软和华为云等应用提供商也积极为行业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最后杨扬表示,帆软在12个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未来帆软还会将继续探索不同行业的数据运行规律,释放更大的数据引力。在探索数据价值的过程中,华为云构建了智能数据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一站式数据中台。
做最拿手的事数据分析工具为什么要聚焦于商业智能平台?陈炎强调,做数据分析工具是我们最拿手的事,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力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哪怕一个最简单的二维报表,我们也可以为企业用户节约2亿的生产成本。在商业智能主赛道上做到极致企业必须要在自己选择的主赛道上面全神贯注。
解读数据的引力场数据应用通过反哺业务发展为企业带来无穷的价值,所以在企业内部,数据也开始扮演引力场的角色,吸引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人在数据应用之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产生价值。比如通过准时达的供应链数据可视化,仓储运营的作业管理效率提升了70%以上,温湿度异常处理速度由10分钟缩短至3分钟等。
在杨扬看来,数据有引力不只是本次智数大会的主题,它更能激励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有识之士共同创造数据价值。智能数据湖,使能企业发掘数据价值在华为云智能数据服务域总经理丁响明看来,如今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社会的重要原材料,随之产生的数据应用在业务需求里面产生价值。